2024年第2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膨润土防水毯在渗滤液环境下防渗性能的测试应用研究
    吴新泽,曾春燕,蔡如玉,索政,汤军安
    2024, 33(2):1-4. DOI: 10.12164/j.issn.1003-8965.2024.02.001
    [摘要](56) [HTML](0) [PDF 1.34 M](251)
    摘要:
    膨润土防水毯作为一种优异的防渗材料,国内暂无其在渗滤液环境下的渗透性能报道。本文拟配置性能组分稳定的代表性合成渗滤液作为实际渗滤液的替代试验介质,研究合成渗沥液对膨润土原料膨胀性能和滤失性能的影响,测试在合成渗滤液环境中,不同压力和温度条件下膨润土防水毯的渗透系数,以此为垃圾填埋工程和其他固废填埋工程使用膨润土防水毯作为防渗衬垫提供指导。
    2  水泥基灌浆料力学性能尺寸效应的研究
    刘娟,郭春霞,孟园园,杨昆
    2024, 33(2):5-7.
    [摘要](61) [HTML](0) [PDF 1.44 M](382)
    摘要:
    目前,国内灌浆料力学性能测试过程中对试件尺寸的选取并不统一。为了减少灌浆料力学性能的测试误差,本文将3种等级的水泥基灌浆料分别成型3种尺寸的试件来测试力学性能,研究水泥基灌浆料力学性能尺寸效应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水泥基灌浆料力学性能测试结果有明显的尺寸效应;尺寸越大,力学性能结果越小;强度越低,尺寸效应越显著;同强度等级范围内的不同尺寸之间存在较规律的换算系数。
    3  不同容重等级微孔混凝土基本性能及微观结构研究
    曹万智,叶骐瑞,甘季中,韩广兴
    2024, 33(2):8-15. DOI: 10.12164/j.issn.1003-8965.2024.02.003
    [摘要](73) [HTML](0) [PDF 5.43 M](294)
    摘要:
    制备容重等级700~1300 kg/m3的微孔混凝土试件,研究微孔混凝土干湿容重的关系,容重等级与抗压强度、吸水率、软化系数、抗折强度和折压比的关系,以及聚丙烯纤维对微孔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微孔混凝土的容重越高,其抗压强度、抗折强度越大,吸水率越低,软化系数越高;1.4%体积掺量的聚丙烯纤维可以显著提高微孔混凝土的抗折强度。通过电镜观察和XRD分析,揭示了微孔混凝土的孔结构、水化产物的微观形貌、膨胀珍珠岩和聚丙烯纤维在胶凝材料中存在的形式及水化产物,从微观结构角度解释容重等级对微孔混凝土基本性能的影响。
    4  改性剂对含矿物固废添加剂制备的硫氧镁水泥性能的影响
    曾逸豪,黄军同,肖金生
    2024, 33(2):16-20. DOI: 10.12164/j.issn.1003-8965.2024.02.004
    [摘要](24) [HTML](0) [PDF 2.41 M](315)
    摘要:
    硫氧镁(MOS)水泥是一种由MgO-MgSO4-H2O三元体系组成的气硬性胶凝材料,在防火门芯板和外墙保温板等领域应用。但传统MOS水泥由于未经改性处理,限制了其更广泛的应用。本文以MgO粉体、硫酸镁为主体原料、矿物偏高岭土和固废粉煤灰为活性掺合料制备MOS水泥,研究柠檬酸、丙二酸、磷酸三钠等改性剂对MOS水泥的物相组成、力学性能及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使用0.5%的柠檬酸和0.2%的丙二酸时,所制备MOS水泥的5Mg(OH)2·MgSO4·7H2O(5·1·7相)凝结相特征变得显著,试样结构紧实,28d力学性能表现最佳,耐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分别达到100.14MPa和28.61MPa。
    5  基于包覆性钡盐的混凝土防腐剂性能研究
    刘超,马锦贞,王后密,关召帅,方俊
    2024, 33(2):21-23. DOI: 10.12164/j.issn.1003-8965.2024.02.005
    [摘要](36) [HTML](0) [PDF 1.30 M](209)
    摘要:
    采用碱性纳米二氧化硅分散液对钡盐进行包覆性处理,基于三种钡盐(氢氧化钡、碳酸钡、硝酸钡)配制盐卤腐蚀抑制剂,与未包覆钡盐类盐卤腐蚀抑制剂进行对比,研究包覆性钡盐盐卤腐蚀抑制剂的抗蚀系数、28d抗压强度比和氯离子扩散系数。结果表明,包覆性钡盐盐卤腐蚀抑制剂可显著提高混凝土的耐蚀性能,其90d抗蚀系数高达1.189,28d抗压强度比高达111.11%,氯离子扩散系数低至2.50×10-12m2/s。
    6  离子交换法对建筑陶瓷力学性能的影响及强化机理研究
    李俊峰,包亦望
    2024, 33(2):24-29. DOI: 10.12164/j.issn.1003-8965.2024.02.006
    [摘要](53) [HTML](0) [PDF 2.06 M](239)
    摘要:
    建筑陶瓷板的强度对于提高装饰材料寿命和节能环保有重大意义。离子交换法能通过有效增强陶瓷表层的面向挤压应力来提高陶瓷的断裂阻力和抗弯强度。影响陶瓷强化工艺的两个关键因素是离子交换温度和离子交换时间。本文采用KNO3熔盐对建筑陶瓷板作离子交换强化处理,分析离子交换温度和离子交换时间对陶瓷样品力学性能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强化机理。结果表明,离子强化处理后陶瓷的抗弯强度、断裂韧性和表面硬度得到大幅提升,同时弹性模量和质量密度几乎不变。离子交换法通过KNO3熔盐的K+与陶瓷表面的Na+之间的置换反应在陶瓷表层形成预压应力抵消了部分破坏载荷。试验得出,在600℃下处理20h,样品的抗弯强度达到最大值216.10MPa,相比原始样品提升103.20%。
    7  西北地区红层泥岩崩解特性试验研究
    甘季中,刘兆温,张微 ,穆彦虎,张坤,毛云程,陈敦,张宪魁,张轩
    2024, 33(2):30-35. DOI: 10.12164/j.issn.1003-8965.2024.02.007
    [摘要](26) [HTML](0) [PDF 2.02 M](242)
    摘要:
    针对西北地区红层泥岩设计了一套自由浸水崩解装置,对不同质量的红层泥岩试块进行自由浸水试验。考虑试块的吸水过程,将试块吸水率作为崩解试验结果的补偿,研究不同质量红层泥岩试块的崩解率、崩解速率随时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测试红层泥岩膨胀性矿物含量较少,其崩解的前30%时间内崩解率可达45%~75%,前50%时间内崩解率可达68%~90%,崩解总时间T与试块质量m满足关系。随着试块质量增加,试块崩解速率越大,且崩解的前50%时间内崩解率增加显著。
    8  轻钢结构建筑物化阶段碳排放及减排的研究
    蔡筹皑,龚先政,刘宇
    2024, 33(2):36-40. DOI: 10.12164/j.issn.1003-8965.2024.02.008
    [摘要](56) [HTML](0) [PDF 1.60 M](75)
    摘要:
    建筑行业碳排放量占社会碳排放总量的40%左右,其中,建筑物化阶段的碳排放总量最大,且强度高,该阶段碳减排是建筑减排的重要突破口。目前,大部分建筑减排研究主要针对传统现浇钢筋混凝土建筑,对于轻钢结构建筑的研究较少,针对轻钢建筑物化阶段碳排放的研究更少。本研究构建了轻钢建筑物化阶段碳排放计算模型,选取北京某轻钢结构建筑为案例,通过计算物化阶段的碳排放,分析建材生产、运输、施工建造各阶段的碳排放,发现轻钢结构建筑在各阶段有较大的减排潜力,并提出相应的减排措施。
    9  折光率仪快速测定盐渍土总盐含量的方法研究
    冯金凤,李晓民,赵静卓,魏定邦,魏强,魏小龙,武旭,邵敏刚
    2024, 33(2):41-45. DOI: 10.12164/j.issn.1003-8965.2024.02.009
    [摘要](10) [HTML](0) [PDF 1.43 M](47)
    摘要:
    建筑面临的腐蚀现象中盐害问题最突出。为快速、准确测定总盐含量,研究了折光率仪检测盐渍土总盐含量的方法。选取甘肃河西地区58个土样为研究对象,制备了不同土水比浸出液,使用折光率仪测定浸出液的折光率。建立了土壤总盐含量与不同土水比浸出液折光率之间的相关性曲线。结果表明,土壤总盐含量与不同土水比浸出液折光率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其中,土壤总盐含量与土水比1:1浸出液折光率的相关性最紧密。同时,提出了一种通过测定浸出液折光率,由建立的相关性方程测定土壤总盐含量的方法。
    10  不同工艺类型地面用光伏组件热带季风气候地区户外发电情况对比与衰减情况分析
    张可佳,舒健,李娜,陈圣迪,张洋,张惠登,孙贤庆,王炜,杨婧,白璐
    2024, 33(2):46-49. DOI: 10.12164/j.issn.1003-8965.2024.02.010
    [摘要](13) [HTML](0) [PDF 1.63 M](55)
    摘要:
    市面上同时流行HJT、TOPCon、PERC等类型光伏组件,目前已有试验室STC下不同工艺条件下光伏组件的发电情况数据,但在热带季风气候地区户外实际发电表现尚无实际验证,同时工信部对晶硅组件有着户外实际运行情况下的衰减率要求。本文设计了两组试验以验证不同工艺光伏组件的发电情况,进行对比和衰减率判定。结果显示,HJT组件要比N-TOPCon、P-TOPCon更优异,晶硅的衰减情况均满足工信部要求。
    11  包覆性钡盐类盐卤腐蚀抑制剂在高抗蚀混凝土中的试验研究
    刘超,张萍,王后密,关召帅,马锦贞
    2024, 33(2):50-52. DOI: 10.12164/j.issn.1003-8965.2024.02.011
    [摘要](24) [HTML](0) [PDF 1.25 M](47)
    摘要:
    应用新研发的钡盐类盐卤腐蚀抑制剂配制高抗蚀混凝土,对混凝土的耐腐蚀性能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掺钡盐类盐卤腐蚀抑制剂的混凝土在抗压强度、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和抗硫酸盐侵蚀性能等方面均有明显优势。本研究可为盐渍土环境工程的混凝土应用提供重要依据。
    12  高掺量煅烧煤矸石粉胶结料的力学和水化特性研究
    杨永恒,迟骋,刘东升
    2024, 33(2):53-58. DOI: 10.12164/j.issn.1003-8965.2024.02.012
    [摘要](17) [HTML](0) [PDF 2.73 M](73)
    摘要:
    研究了煅烧煤矸石-水泥熟料-石膏胶材体系的力学和水化特性。结果表明,煅烧煤矸石适当取代部分熟料制备的胶凝材料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最佳取代量为35%,7d和28d强度可达23.8MPa和29MPa。无水硫酸钠的掺入可明显提升胶材体系的早期和后期强度,最佳掺量为5%,3d、7d和28d强度分别提升100%、32.4%和40%。利用XRD和SEM对胶凝材料改性前后的物相组成分析发现,无水硫酸钠的掺入使体系早期生成了大量的Ca(OH)2贯穿于C-S-H凝胶中,且Ca(OH)2的存在加速石膏溶解,加快AFt生成,填充孔隙,使体系结构致密,提高了早期强度。
    13  黄金尾矿替代细骨料制备混凝土试验研究
    林泽宇,刘心中,李镇宏,聂文峰
    2024, 33(2):59-63. DOI: 10.12164/j.issn.1003-8965.2024.02.013
    [摘要](15) [HTML](0) [PDF 1.95 M](87)
    摘要:
    基于标准混凝土配合比,使用黄金尾矿替代细骨料制备混凝土,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黄金尾矿替代率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呈非线性,在20%~30%之间存在最佳替代率。当尾矿替代率在10%~30%之间时,黄金尾矿混凝土的强度高于未掺黄金尾矿的混凝土,满足相关标准要求。
    14  黄土节理结构对强度作用的试验研究
    韦智,孙文,田恬
    2024, 33(2):64-69. DOI: 10.12164/j.issn.1003-8965.2024.02.014
    [摘要](24) [HTML](0) [PDF 1.78 M](52)
    摘要:
    针对黄土节理对其拉压强度和破坏形式的影响,采用两种材料模拟节理面,通过液压重塑法分别制作含水平向或竖向节理的黄土试样,开展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轴向劈裂抗拉强度试验,分析含水率与节理方向对拉压强度的影响,建立节理性黄土拉压强度关系。结果表明,节理性对较低含水率的黄土的拉压强度与破坏形式有更强的控制作用,含水率升高后节理性的控制作用明显降低;节理性黄土的抗压强度与抗拉强度存在良好对应关系,抗拉强度不可忽略;典型抗压破坏形式可归纳为竖撇型与压碎式两类。
    15  高模量橡胶改性沥青及其混合料性能研究
    魏强,赵静卓,魏小龙,杨涛,赵毅才,王永宁,董瑞,王同治,冯金凤
    2024, 33(2):70-77. DOI: 10.12164/j.issn.1003-8965.2024.02.015
    [摘要](35) [HTML](0) [PDF 1.75 M](103)
    摘要:
    高模量沥青及其混合料是解决沥青路面重载交通及长大陡坡路面车辙等问题的重要工程材料。采用活化橡胶颗粒制备的橡胶改性沥青具有优异的高低温性能及抗车辙性能。本文分析了克炼30#A级和克炼50#A级低标号硬质沥青、克炼70#A级沥青及橡胶改性沥青性能,并采用两种级配类型(ATB-25和SUP-20)来评价其高低温性能及水稳定性能。结果表明,橡胶改性沥青PG分级为76-28,在相同温度下,橡胶改性沥青复数剪切模量及车辙因子最大;随着温度的降低,四种沥青的蠕变劲度均显著增大,但橡胶改性沥青的增大趋势最慢,橡胶改性沥青的m值最大;两种级配类型下,橡胶改性沥青具有最大的动稳定度及弯曲劲度模量,同时有较好的水稳定性能。
    16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和鱼鹰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预测活性粉末混凝土耐久性研究
    王强
    2024, 33(2):78-82. DOI: 10.12164/j.issn.1003-8965.2024.02.016
    [摘要](33) [HTML](0) [PDF 1.47 M](41)
    摘要:
    由于原材料原因,活性粉末混凝土(RPC)的耐久性表现出高度非线性行为,较难预测。本文研究了两种人工神经网络在预测RPC耐久性中的应用。通过卷积神经(CNN)和鱼鹰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OOA-BP),以腐蚀龄期和腐蚀溶液浓度为变量,对RPC腐蚀前后的抗压强度进行预测分析,并对未参与训练的数据进行预测验证。将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比较,结果表明,两种神经网络对RPC耐久性的预测均有良好的潜力,CNN有更大的灵活性和准确性。
    17  三大率值对烧制水泥熟料固化重金属的影响研究
    李飞
    2024, 33(2):83-86. DOI: 10.12164/j.issn.1003-8965.2024.02.017
    [摘要](24) [HTML](0) [PDF 1.78 M](70)
    摘要:
    通过调研多家水泥厂,选定三组率值(率1配方:KH=1.01,SM=2.62,IM=1.37;率2配方:KH=1.01,SM=2.71, IM=1.39;率3配方:KH=1.01, SM=2.71,IM=1.35)进行试验。分别掺入0.5%、1.0%、2.0%的CuO试剂,煅烧至1200℃、1250℃、1300℃、1350℃、1400℃、1450℃,利用化学分析和XRD等方法对熟料进行检测。结果表明,CuO既是矿化剂又是助溶剂;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煅烧试样的f-CaO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率2配方时的游离氧化钙的含量最少且较稳定;随着重金属掺量的增大,熟料主要矿物相C3S的形成温度明显降低,且在1400℃、1450℃下CuO掺烧量为1.0%和2.0%时均有液相出现。
    18  钢-无机纤维对轻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能的影响
    孙丽
    2024, 33(2):87-92. DOI: 10.12164/j.issn.1003-8965.2024.02.018
    [摘要](19) [HTML](0) [PDF 1.40 M](62)
    摘要:
    为了研究钢-无机纤维对轻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的影响,设计不同掺量的单掺陶瓷纤维和玄武岩纤维以及不同掺杂方式的混杂钢-玄武岩纤维和钢-陶瓷纤维增强轻骨料混凝土试件。结果表明,钢-玄武岩纤维对轻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和60d透水时水压强度提高最明显,最大增幅分别达14.5%、42.9%;掺入1.35kg/m3玄武岩纤维对抗折强度增幅为62.2%;掺入陶瓷纤维降低了抗压强度和抗渗性能,但提高了抗折强度及抗冻性能;钢-陶瓷纤维对抗渗性能和抗冻性能提升效果较好。
    19  不同条件下多孔沥青混合料黏结性能研究
    王明铜
    2024, 33(2):93-96. DOI: 10.12164/j.issn.1003-8965.2024.02.019
    [摘要](20) [HTML](0) [PDF 1.32 M](56)
    摘要:
    采用高黏改性剂A对SBS改性沥青进行高黏改性,通过肯塔堡飞散试验对不同条件下的多孔沥青混合料的黏结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冻融循环次数、最大公称粒径和水分的增加会增大多孔沥青混合料的飞散损失,但纤维可有效改善多孔沥青混合料的飞散损失。当冻融循环次数为1和8次时,PAC-16的飞散损失分别较PAC-13增大17.60%和3.90%,含纤维PAC-13的飞散损失分别较不含纤维PAC-13的减少15.34%和17.94%,有水试验试件的飞散损失分别较无水状态下增大18.58%和36.63%。
    20  纳米隔热材料在水泥厂中的设计应用
    周磊
    2024, 33(2):97-99. DOI: 10.12164/j.issn.1003-8965.2024.02.020
    [摘要](21) [HTML](0) [PDF 1.58 M](81)
    摘要:
    纳米隔热材料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和热稳定性,在水泥厂高温部分使用可有效降低系统表面散热。本文通过建立设计模型量化散热量,对纳米隔热材料使用规格、部位作进一步优化。
    21  活化胶粉类高粘弹改性沥青超薄罩面应用技术研究
    张艳,魏定邦,赵静卓,魏小龙,董瑞
    2024, 33(2):100-104. DOI: 10.12164/j.issn.1003-8965.2024.02.021
    [摘要](38) [HTML](0) [PDF 1.63 M](50)
    摘要:
    为探究活化胶粉类高粘弹改性沥青混合料在超薄罩面中的适用性,采用车辙试验、小梁弯曲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冻融劈裂试验等对比高粘弹改性沥青和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低温性能和水稳定性能,并依托G30线嘉峪关段铺筑试验段。结果表明,相较于SBS改性沥青混合料,高粘弹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提升约70%,水稳定性能提升约20%,低温性能提升约10%,可显著改善路面的服役状况。
    22  直读式测钙仪法水泥剂量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张丽萍,刘权威,刘亚民
    2024, 33(2):105-108. DOI: 10.12164/j.issn.1003-8965.2024.02.022
    [摘要](20) [HTML](0) [PDF 1.36 M](45)
    摘要:
    研究了直读式测钙仪水泥剂量的校准方法,阐明了直读式测钙仪原理,介绍了校准用标准溶液的配制,给出仪器示值误差和重复性的测定步骤,列出了示值误差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
    23  ICP-OES与AAS测定门窗幕墙用型材表面涂层中可溶性重金属Pb和Cd
    余嘉昕
    2024, 33(2):109-111. DOI: 10.12164/j.issn.1003-8965.2024.02.023
    [摘要](18) [HTML](0) [PDF 2.43 M](56)
    摘要:
    分别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AAS)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对门窗幕墙用型材表面涂层中可溶性重金属Pb、Cd的含量进行测定,对方法的检出限、测定下限、准确度和精密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ICP-OES相较于AAS在准确度、检出限、测定下限和检测效率上有显著优势。ICP-OES在测定铝合金建筑型材表面涂层中可溶性重金属Pb、Cd含量上应用前景广阔。
    24  浅谈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中环箍效应对试件影响范围的确定
    郑翔
    2024, 33(2):112-114. DOI: 10.12164/j.issn.1003-8965.2024.02.024
    [摘要](42) [HTML](0) [PDF 3.24 M](121)
    摘要:
    利用静态应变仪及分析软件在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时对混凝土试件产生的横向变形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得出沿混凝土试件高度范围内,距压板越远,环箍效应对试件的影响越小,反之亦然。环箍效应对混凝土试件的影响集中在距压板范围内。
    25  基于隶属度函数的公路隧道衬砌裂缝评价研究
    严江林,张玲,冯勇,杨华清
    2024, 33(2):115-118. DOI: 10.12164/j.issn.1003-8965.2024.02.025
    [摘要](19) [HTML](0) [PDF 2.54 M](46)
    摘要:
    隧道衬砌裂缝的分布及扩展状态是衬砌结构健康状况的直观体现。本文以裂缝宽度、长度、深厚比、角度构建评价指标,基于岭型分布建立了对应的隶属度向量函数B,通过模糊矩阵分析法确定裂缝评价指标各因素权重向量R,定义S=R·B为裂缝安全等级向量,以最高一级作为裂缝的安全等级,并按本评价方法,对某隧道的裂缝进行了评定。
    26  甘肃某岩堆稳定性分析及工程治理建议
    栾纪昊,魏天琦
    2024, 33(2):119-121. DOI: 10.12164/j.issn.1003-8965.2024.02.026
    [摘要](17) [HTML](0) [PDF 2.68 M](54)
    摘要:
    对甘肃某大型岩堆体进行稳定性分析。根据变形特征将岩堆体划分为A、B、C、D四个区。对稳定性差的B、C区,就岩堆体内部失稳和沿岩土界面失稳两种机理进行分析,沿岩土界面滑动的稳定性系数均大于1,处于欠稳定-基本稳定状态,失稳的可能性较小,岩堆体内部在地震工况下稳定性系数分别为0.854、0.847,处于不稳定状态,失稳的可能性大。由于岩堆体坡度较陡,在岩堆体上设置抗滑措施易形成越顶风险,于桥墩处设置防撞措施为经济有效的治理手段。
    27  光伏玻璃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预测
    李萍
    2024, 33(2):122-123. DOI: 10.12164/j.issn.1003-8965.2024.02.027
    [摘要](24) [HTML](0) [PDF 2.30 M](47)
    摘要:
    光伏组件装机的增长推动了光伏产业的发展,为光伏玻璃行业带来了机遇。本文阐述了光伏玻璃发展现状及趋势预测,企业布局光伏玻璃应具备的核心竞争要素以及风险范围和应对措施等。
    28  甘肃加气混凝土生产企业碳排放分析及碳减排措施研究
    张苗,罗天祥
    2024, 33(2):124-129. DOI: 10.12164/j.issn.1003-8965.2024.02.028
    [摘要](35) [HTML](0) [PDF 1.50 M](56)
    摘要:
    通过对甘肃46家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企业的调研,对碳排放量进行计算,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碳减排措施。
    29  基于FAHP-EWM的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评价
    张菁梅
    2024, 33(2):130-133. DOI: 10.12164/j.issn.1003-8965.2024.02.029
    [摘要](40) [HTML](0) [PDF 1.48 M](45)
    摘要:
    施工安全评价是装配式建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本文旨在构建一个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评价模型。分析了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评价体系,综合层次分析法(AHP)和熵权法(EWM)的优势,形成组合权重方法。引入了模糊综合评价法(FCE)进行安全水平评价。对XC装配式建筑项目进行实证研究,验证了评价方法的有效性。
    30  建筑密封胶绿色建材产品认证的评价指标解析
    王烨,张素丽,王昭君,黎顺谋
    2024, 33(2):134-138. DOI: 10.12164/j.issn.1003-8965.2024.02.030
    [摘要](18) [HTML](0) [PDF 7.87 M](51)
    摘要:
    建筑密封胶是幕墙门窗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第一批实施绿材建材认证的51类建材产品之一。建筑密封胶的绿色建材评价标准T/CECS 10029-2019《绿色建材评价 建筑密封胶》于2020年3月实施。建筑密封胶的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在绿色建筑领域中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建筑密封胶绿色建材产品认证的背景、一般要求和评价指标进行了探讨。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